新闻资讯

智慧银行能否扛住互联网挑战?

时间:2017-05-02 阅读:1170 分享

智慧银行能否扛住互联网挑战?

从裁员到机器人大堂经理,传统银行不断变革

核心提示: 银行业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智慧银行应运而生。而智能机器人,目前来看可算作是智慧银行的标配。“机器人上位”引发业内对银行业裁员的联想,打造智慧银行与裁员有关系吗?智慧银行又能否扛下互联网的挑战呢?

日前,泸州市商业银行的迎宾机器人“泸泸”正式上岗。它的作用,类似于以往的大堂经理,具备解答客户问题、指引业务办理等功能。市民周女士与之一番对话之后,颇有感慨地说:“这个好,(问题)答得清楚全面;关键是它没有情绪,态度永远那么好。”

银行业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智慧银行应运而生。而智能机器人,目前来看可算作是智慧银行的标配。“机器人上位”引发业内对银行业裁员的联想,打造智慧银行与裁员有关系吗?智慧银行又能否扛下互联网的挑战呢?


中国银行某智慧银行网点

中国银行某智慧银行网点

 

■ 人会被替代?

裁员引发的联想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四大行去年柜员减少5万多人。其中,工商银行共减少柜员 14090人,农业银行减少 10843 人,建设银行减少30007人,中国银行则未披露数据。这是近年来银行柜员减少规模最大的一次。银行业协会另一组数据显示,传统网点柜员减少的同时,银行的网络交易数量则有着巨大的增长: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 交 易 达 1777.14 亿 笔 ,同 比 增 长63.68%,离柜交易金额达到了 1522.54 万亿元,行业平均离柜率达到了 84.31%,其中,民生银行的离柜业务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9.27%。

为何裁员似乎不言而喻。面对互联网冲击,银行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大量研发、上线网络和移动网络平台,于是“人”就显得多余了。不过,业内并不如此认为。泸州某行相关人士表示,这只是因转型而引发的正常的人员流动“,虽总的从业人数有所减少,但也有银行在增员,如浦发银行去年就增员5000多人”。该人士认为,银行裁员因主要源于两个因素:首先银行服务转型升级,其次才是银行对物理网点依赖程度下降。以工行为例,有数据显示,该行虽然有约92%的业务在线上办理,但是线下仍有近5 亿的存量客户,实体网点的日业务量约2000万笔。因此,复杂的、高端的业务由线下完成,标准化、简单、小额的业务由线上完成。“由此可见,真正裁掉的是那些没能及时掌握新技能的员工,因为尽管有新的职位诞生,他们却无法胜任。”

■ 服务的升级

舒适的智慧银行

智慧银行长什么样?可能有人会联想到像“泸泸”一样的机器人,以及一排排机器,甚至是现如今泸州不少银行设立的“自助服务银行点”(只有机器没有柜台)。实际上并非如此。

关于智慧银行的建设,某大行三年前就已经起步。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银行依然依托于网点,正如前文说到的机器人、自助机器等。不过,内容却远不止这么简单。以该行的一家智慧银行网点为例:走进营业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智能机器人,它能回答各种业务问题;自助区除了ATM,还设置了远程银行 VTM,通过它可以远程自助办理开户、电子银行签约、充值缴费等各项业务;临街的玻璃幕墙应用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和动态捕捉系统,与客户建立互动;在金融超市,客户只要在货架上拿起感兴趣的产品卡片,旁边的屏幕就会自动播放该产品的动漫介绍;在移动金融场景运用区,客户可以通过二维码支付、闪付、刷卡支付现场购买饮料……

是不是感觉像是升级版VIP室?上述银行人士表示,人工智能使得从前只有高端客户才能享受的昂贵服务,开始逐渐向普通大众进行开放,这就是一个体现。他认为,目前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已经在网络贷款、智能投顾、智能网点、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积极探索,但智慧银行绝非仅仅是智能机具的简单堆积,而是以硬件为依托,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提高效率和效能,才是智慧银行的‘智商’的体现。”

■ 系统化工程

“智慧”的根在科技据

泸州市商业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泸泸”从研发到使用,投入数百万。“泸泸”已经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贵不在造价而在于技术。这些值钱的技术包括哪些方面呢?不妨与专家一起来看看未来的智慧银行。

关于智慧银行,某行一位副行长曾发表文章描绘他的构想,共四个方面:以精细化管理助推精益服务;成为客户的“每日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能力;最大挑战不在于数字化前端,而在于企业级运营模式转型。而泸州银行业人士曾先生则认为:智慧银行就是要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随时,就是 7×24 小时全天候服务;随地,就是银行服务无所不在;随心,就是银行服务随需而变,打破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限制。

“通过核心智能设备和系统开发优化业务流程,让服务变得更智能、更简单、更快捷;通过全新的功能分区和渠道分流,让服务变得多渠道,更泛在、更协同;通过最新前沿科技与银行产品的有机结合,让服务变得更互动、更有趣、更人性。”该人士说,这其中,我们看得见的包括“自助银行”(银行终端机)“网上银行”(PC端)“移动银行”(手机端)等。“要真正做到‘智慧’,还包括一系列科技产品研究、配套系统开发,甚至制度调整。可以说,智慧银行的‘慧根’在科技,过程是是服务,目的在转型。”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李荣泰)


上一篇:国际顶级银行如何布局科技应用? 返回 下一篇:强化金融监管,排除经济发展中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