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AI技术驱动银行服务模式革新:首个AI原生手机银行“破界”上线

时间:2025-07-15 阅读:51 分享

某城商行于2025年4月推出的业内首家AI原生手机银行已经灰度上线,部分鸿蒙系统端的用户可以下载体验。标志着我国城商行在数字化转型中迈出了突破性步伐。

图片


‌AI原生手机银行通过颠覆性的人机对话界面设计:用户只需发出语音或文字指令,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咨询等操作便可轻松完成,实现了从底层架构到交互方式的全面革新,从传统GUI(图形用户界面)向LUI(语言用户界面)的跨越式升级,构建了线上线下有机协同的智能服务生态。


01

服务形态的重构:对话式交互重塑用户体验

不同于传统手机银行的功能堆砌式布局,该产品以智能助手"海小慧"为核心,用户需要什么服务,只需要通过语音或者文字与“海小慧”进行对话即可。通过语言交互完成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咨询等高频业务,这种"对话即服务"模式将线下网点的服务响应效率提升至秒级水平,日均业务处理量较传统模式提升3.2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适老化设计的突破性创新:通过对话框要求“放大字体”,“海小慧”会立即调整字体大小,这对老年用户来说,是一项更为简易的操作。这种"需求即时响应"机制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在线上服务中的操作障碍。据2024年半年报数据,养老金客户AUM4753.38亿元,占零售客户AUM比重接近半壁江山。这就使得在某城商行的数智化转型中,“适老服务”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此前,此城商行的手机银行迭代就升级了大字版,设置了简约的大卡片大按键大字体。


02

服务能力的进化:从功能模块到场景生态

银行业的服务模式正经历着从功能模块集合向场景化服务的根本性转变。AI智能体,不再只是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能够真正理解任务需求、做出复杂决策,甚至主动调整策略的智能系统。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上,蚂蚁数科CTO王维曾表示,AI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正在向“决策者”(Autopilot)演进。


AI原生手机银行“对话即服务”的核心变革,实现了“功能找人”。AI对用户更加精准的画像与需求分析,通过对话形式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更能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更“懂你”。AI原生手机银行创新性地整合了400余个AI模型,构建起覆盖理财、保险、养老等领域的"智能专家矩阵"。以理财服务为例,系统可根据用户风险偏好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其决策逻辑融合了线下客户经理的实战经验与线上大数据分析,使服务精准度较传统模式提升58%。


这种"多智能体协同"模式突破了传统客户经理的知识边界,通过线上智能系统与线下专业团队的有机配合,实现了"7×24小时智能应答+重点客户专属服务"的分层服务体系。“对话即服务”模式,具有极大的潜力。它打破了传统手机银行以产品为中心的布局,转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真正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03

行业变革的启示:OMO服务模式的价值重构

据2024年数据显示,某城商行手机银行月活用户已突破297万,产品销售转化率达93.41%。这验证了"线上智能服务+线下场景深耕"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的有效性。通过ASR语音识别与NLP技术的深度应用,将线下服务场景中的客户需求转化为线上数据资产,反向优化线下网点的服务动线设计。


这种变革深刻印证了Kevin Kelly"技术是人类进化的延伸"论断——AI不是替代线下服务,而是通过增强客户经理的服务半径和服务深度,重构银行的价值创造链条。


04

未来发展的挑战:生态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要实现真正的"AI平权",仍需突破三大瓶颈:①线下网点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架构适配;②跨渠道客户体验的一致性管理;③智能系统决策的可解释性构建。某城商行与蚂蚁数科的合作模式表明,通过构建"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全链条技术生态,中小银行同样可以实现服务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行业服务模式的革新已迈入深水区,某城商行AI原生手机银行的实践印证了“对话即服务”并非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服务逻辑的重构。这种变革的本质在于,通过语言交互这一最自然的沟通方式,将线下网点的温度与线上服务的效率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应答即时触达、复杂需求精准转介”的OMO服务闭环。


未来,随着ASR语音识别与NLP技术的持续迭代,金融服务将加速向“无感知交互”演进——就像地铁扫码支付那样,客户无需理解技术原理即可享受智能化服务。当AI将客户经理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人类得以更专注于高价值的情感联结与复杂决策,这才是数智化转型的终极要义。银行业这场“无声革命”,正在书写金融服务从“功能堆砌”到“需求共鸣”的新篇章。



返回 下一篇:银行网点变身记:从“玻璃柜台”到“生活伙伴”的转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