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远比你想象的激烈——手机信令数据专题(二)

时间:2020-10-16 阅读:1761 分享

【前言】

近年来,外部大数据在银行咨询的应用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透过本文,我们期望和诸位透过手机信令数据来看一看商业银行选址的那些事儿。我们以厦门市商业银行布局为例,结合手机信令数据来分析厦门市银行选址的偏好特征、布局特征、覆盖客群特征等,最后以信令数据为引,和诸位共同探讨大数据在运用中的现实意义与不足。

 

【正文】

曾经,在我的刻板印象里银行是一个躺赚的企业,完全不需要考虑生存的问题。慢慢地,当我对银行网点间围追堵截司空见惯后,我意识到银行间竞争的程度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激烈的多。而包商银行的黑天鹅事件上演后,我也重新意识到了银行如何生存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扎堆”

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连锁店“组团”、“扎堆”效应常常引来经济学的热议,而相同的现象在银行选址中更是数见不鲜。

具体来看,银行覆盖区内每平方公里出现的网点数量约为 3.5 个,而在品牌连锁商业门店覆盖区每平方公里出现的门店数仅为 2 个,银行扎堆程度可见一斑。

1.png

布局上被四大行“支配”的恐惧

而在市场上不平等的是,传统四大行由于成立时间早,凭借人员、资金、品牌等各方面优势,在网点的覆盖上如同一张巨型的网,对客户形成包围的同时,掐灭了其他中小银行差异化布局的理想火焰。

以厦门市为例,四大行网点总量约占全市网点总量的 38.7% ,覆盖居住人口约为全市银行网点覆盖工作人口的 79.2%,覆盖工作人口约为全市银行网点覆盖工作人口的 78.57%。其他银行在事实上走的是一条不断内卷化的道路。

 

从各家行辐射客户来看,除邮储银行、厦门农商银行这两家明显具有普惠特点的银行与四大行辐射客户差异率在15% 以上以外,其他银行能在辐射区距离内(600米)不受四大行交叉辐射影响的客户均在15% 以下,即各家行辐射范围内75% 以上的客户均会受到四大行的竞争。

 

当“四大行”成为在布局上绕不开的时候,一方面,内卷必然伴随更精细化的生产,这也使得中小银行布局选址对空间的优质性需求更突出,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中小银行在产品、服务不断创新,形成产品线、服务端的差异化。

2.png

谁是竞争的“中心”

当我们把“客户交叉率”作为银行竞争的关联的时候,可以看出整体网络近似是一张“全连接”网络(任意节点间均有连边),反映了银行间高度竞争关联的事实,另一方面建行作为网络的中心,受到了各家行最高的“关注度”

3.png

在这一节我们看到了银行强烈的“扎堆”取向,同质化的客户分布,同时,在网络的视角下看到了建设银行在竞争网络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内卷的银行布局中,是否包含着更深刻的精细化选址逻辑呢?

节后再会。


上一篇:功能与规模之争——手机信令数据专题(三) 返回 下一篇:银行选址的“掐尖效应”——手机信令数据专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