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出炉

时间:2025-04-16 阅读:28 分享

在金融机构支持“五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行业界限不清、统计标准模糊而难以设定考核指标或进行同业比较等问题。近日,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2025年4月15日,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

微信图片_20250416145519.png

《制度》遵循“全面覆盖、综合统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标准统一、协同衔接,科学有效、汇总共享”原则,重点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统计对象及范围、统计指标及口径、统计认定标准、数据采集、共享及发布、部门分工等作出统一规定。制度设置重点统计指标共计200余项,对每项指标均规定了统一、协同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

主要内容

一是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制度》规定的统计对象全面覆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统计范围包括贷款、债券、股权、资管债权、基金、保险、衍生品等多种金融工具和产品,综合统计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工作情况。

二是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制度》设置重点统计指标共计200余项,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融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业务以及其他重点指标。对每项指标均规定了统一、协同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与国家统计标准、行业政策、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及现有实践有效衔接。

三是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制度》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数据归集汇总,统一编制形成全量统计报表和指标。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认真落实统计数据采集要求和源头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加强数据共享。

延伸评述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需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支撑。自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五篇大文章”以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大领域便成为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重点方向。但金融机构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反映,一些领域缺乏相关的制度和统计标准,使得业务推进遇到障碍,尤其像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两个相对较新的领域。

以养老金融为例,有银行业人士此前指出,“像普惠金融、绿色信贷这些领域,各大行已经做了好几年,相对比较成熟,不管是央行对银行的考核,还是银行自身的考核和统计,都是比较标准化的,但养老金融比较模糊,信贷方面对养老产业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晰,如果让各家统计养老信贷规模,肯定统计得五花八门。”如2020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将养老产业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教育培训、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等12个大类。但是,这个分类的范围太广,健康、教育、培训、心理等相关产业都包含其中,很多银行在信贷统计时可能会算在普惠金融中。对银行来说,首先还是得有一个明确的范围。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建立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明确统计标准有利于发挥考核评价工作“指挥棒”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发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将以往各领域分散的统计整合成有机整体,可推动解决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实现数据充分共享、高效使用,为精准实施各类政策工具提供有力支持。

为保证统计数据按计划采集和生产,中国人民银行还配套建立或修订了相关细分领域的统计要求,与总体统计制度一起构成金融“五篇大文章”“1+N”统计制度体系,全力做好制度落地实施的技术准备。

结语

《制度》发布后,央行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制度》落地实施,为金融系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夯实数据基础。近年来,博智经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为银行提供渠道建设咨询服务时,已积极响应“五篇大文章”的相关要求,在布局选址、网点定位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未来,博智经邦将结合本次发布的标准细则,使渠道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五篇大文章”。


返回 下一篇:AI浪潮下,银行网点该“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