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银行网点裁撤再来袭,精英网点靠什么“卷”?

时间:2024-08-30 阅读:38 分享

银行线下网点缩减已成大势所趋。

国家金融监督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宣布退出的商业银行网点共有3192家;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日至20224年6月21日,共有1401家银行网点退出,而2023年上半年机构退出数为1210家,预计2024年全年银行网点退出量有扩大趋势。





投入产出失衡是银行网点被裁撤的核心原因



银行网点的收缩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模式转型以及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伴随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多种金融科技手段不断发展,银行更加注重线上服务,进一步往互联网、智能理财、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拓展业务,从而导致实体网点数量进一步下降。

除了出于对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考虑,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银行网点数量的锐减。为了响应金融助力乡村等战略,银行网点开始有意识下沉,扩大了在乡、县新设网点的布局。银行大多会选择关闭一些效益较差或者安排过于拥挤的网点,例如,上海徐汇区和静安区就关闭了不少国有大行和股份大行的网点。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①裁撤的网点本身不大,业务量有限。附近有更大服务更全面的网点,且现在人们对线下办理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小。

②出于成本考虑,小网点办理业务的人少,员工每个月只能勉强业绩达标。

③在柜台办理业务的流程往往更加复杂,一些能用手机银行操作的业务大堂经理会选择指导客户进行手机银行操作,久而久之,客户也掌握了更多操作的自主性。此外小网点往往柜面数量少,一旦出现一个人业务卡壳的情况就会导致排队现象。

总体来说就是小网点的效益比较差,作为一个每年需要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维护的网点,甚至无法达到收支平衡。

为了支持大零售和交易银行两大战略,银行也会选择新的地方建立新网点,以上海为例,对于被这网点的员工,银行会给他们选择是否接受到上海比较远的区的网点或者到比较大的网点,经过日常业绩排名,内部商议后确定“留下了”的名额,而对于业绩不那么出众的员工可能就难逃被优化点命运了,也算是将银行的人才进行了新一轮优化。





银行需探索新的科技化、特色化、创新性网点布局体系



如今,银行网点智能化加速,AI机器人协助工作,但非标准化任务仍需人力支持,人机协作成未来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物理网点的调整和优化是不可避免,银行网点会更向客户服务和业务创新上靠拢,未来银行的竞争会体现在如何做出差异化业务和创新出“AI无法理解”的工作。

首先,从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银行将采取了差异化的布局策略。大型银行和股份行网点数量呈现撤并优化趋势;城商行网点数量呈现扩张明显;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呈现一定收缩,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由此可见,型银行面临网点饱和挑战,需通过优化而非扩张来提升效益,裁撤部分网点成为增效之策;区域性银行则依托地域优势,灵活创新产品,短期内仍依赖网点与人力;小型银行虽面临数字化与产品创新双重压力,但深耕县域市场成为其独特优势,长远则需探索转型之路。

银行网点将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服务,更多科技化、特色化、创新性的网点将相继涌现。银行将重新布局网点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内区分三种类型网点:精品型、普通型以及轻型网点。以精品网点为核心,辐射周边,形成合理服务网络,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精品型网点应提供最完整的服务体系,具有高端服务、高科技应用和高品质环境等,其中人员的配置也应该是最佳的,主要在提供专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而后两类网点根据各银行情况逐渐递减。在县域及更偏远地区,网点布局将更精简高效,贴近民众生活。

银行创新聚焦于金融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以及跨界合作新场景的探索。通过与政府、养老、社区等低风险领域合作,及携手国家扶持行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银行能精准捕捉客群,创新业务模式,增强客户粘性。

最后,是大层面的监管上看,为保证银行金融提的平稳运作且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监管部门需继续完善考核和监管要求,强化网点普惠布局考核,鼓励普惠金融服务,政策层面强化银行普惠助农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在偏远及脱贫地区增设普惠性网点,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网点效能提升:揭秘优化客户动线的策略 返回 下一篇:社区支行十年变迁录:半数退场,多数转型银行支行谋新局